在机器视觉领域,照明是影响图像质量的核心要素,特别是在处理特殊场景时(例如,高反光表面、透明物体、微小缺陷、复杂纹理等)。以下是一些针对特定场景的照明技巧和策略,旨在提升图像采集效果:
1. 高反光表面(如金属、镜面)
挑战:反光干扰可能导致过曝或细节丧失。
解决方案:
漫射光源:采用穹顶光或扩散板,均匀分散光线,降低镜面反射。
低角度环形光:调整光源角度至10°~30°,强调表面纹理(如划痕、凹陷)。
偏振滤光片:结合偏振光源,过滤特定方向的反射光。
多光源组合:从多个角度进行照明,通过合成多张图像消除反光区域。
案例:检测金属零件上的划痕,可使用低角度红色环形光配合偏振片,以增强对比度。
2. 透明/半透明物体(如玻璃、塑料瓶)
挑战:光线穿透物体,可能导致边缘模糊或内部结构干扰。
解决方案:
背光:从物体背面照射,突出轮廓(如瓶口缺陷、气泡)。
暗场照明:从侧面低角度照射,仅散射光进入镜头,突出表面微小划痕。
同轴光:通过分光镜垂直照射,减少透射干扰,适用于检测玻璃表面的污渍。
案例:检测玻璃瓶的裂纹,可使用高亮度背光配合暗场照明,使裂纹边缘产生散射光。
3. 微小缺陷检测(如电子元件、精密零件)
挑战:微小缺陷(如焊点虚焊、微裂纹)易被环境光掩盖。
解决方案:
高分辨率同轴光:垂直均匀照明,减少阴影,捕捉细微差异。
多光谱光源:切换不同波长(如紫外光、红外光),增强特定缺陷的反射/吸收特性。
频闪照明:在高速拍摄时冻结运动,避免拖影。
案例:检测PCB焊点质量,使用白色同轴光配合高分辨率相机,放大观察焊锡表面的光泽差异。
4. 深色/黑色物体表面(如橡胶、碳纤维)
挑战:低反射率使得特征难以提取。
解决方案:
高角度环形光:增强表面漫反射,突出凹凸纹理。**对比光源应用**:采用互补色光源,例如,用红色光源突出黑色物体上的白色瑕疵,以增强对比度。
结构光技术:投射光栅或编码图案,通过分析形状变化来测量表面高度。
实例:对黑色轮胎表面的裂纹进行检测时,使用白色高角度环形光,使裂纹产生明显的阴影。
5. 动态或高速场景(如传送带、机器人抓取)
挑战:运动模糊和光照不稳定性。
解决方案:
频闪同步:使光源与相机快门同步,仅在曝光瞬间进行照明。
高亮度脉冲LED:提供短暂的高亮度照明,以减少运动模糊。
全局快门相机:避免卷帘快门引起的图像变形。
实例:在高速分拣流水线上定位零件时,使用频闪光源配合全局快门相机来冻结运动目标。
6. 复杂纹理背景干扰(如木纹、织物)
挑战:目标特征与背景混淆。
解决方案:
颜色分离:使用单色光源(如红色光)抑制背景纹理,突出目标。
定向照明:利用条形光或线光源,从特定方向增强目标边缘。
光学滤波:使用窄带滤光片过滤环境杂光。
实例:检测织物上的污渍时,使用绿色光源和窄带滤光片来减少织物纹理的干扰。
7. 3D表面检测(如凹凸、高度差)
挑战:捕捉三维形貌信息。
解决方案:
结构光投影:投射光栅或编码图案,通过形状变化计算深度。
多角度照明:从不同方向照明,生成多图像以重建3D模型。
激光线扫描:使用激光线照射物体表面,通过三角测量法获取高度。
实例:检测注塑件的高度偏差时,使用蓝色激光线光源和高速相机进行扫描。
通用打光原则
1. 明确检测目标:首先确定需要增强的特征(如边缘、颜色、纹理、高度)。
2. 光源选择:根据需求选择波长(颜色)、角度和扩散性。
3. 实验验证:通过光源控制器实时调整亮度/角度,观察图像变化。
4. 环境隔离:避免环境光干扰(如使用遮光罩、封闭箱体)。
工具推荐
光源类型:环形光、条形光、同轴光、背光、点光源。
辅助设备:偏振片、滤光片、漫射板、光纤导光臂。
软件调试:利用HALCON的图像采集助手或OpenCV的实时图像预览功能。
要想熟练掌握光线控制技巧,必须经过大量的实际操作。因此,建议初学者使用成本较低的光源设备,如LED灯板,来构建实验平台,并逐步调整和优化相关参数。
版权所有:大林机器视觉培训所有 备案号:苏ICP备14016686号-9
本站关键词:上位机培训 机器视觉软件开发培训 上位机运动控制培训 深度学习培训 网站标签